寶寶肚臍有泥不能摳?覺得臟可以這樣做!
2018.03.01 3125人閱讀 來源:愛博恩婦產(chǎn)醫(yī)院
這是一條有味道的微信,來自肚臍眼的位置。前段時間小編看到護士姐姐給寶寶洗澡時在清洗肚臍眼,忽然想起小時候老人常制止:摳肚臍會肚子疼,千萬不能摳!
這句話聽著很像是出自父母口中的偽科學或者來自父母朋友圈的健康謠言一類。但小編想說的是,這句話其實是最科學的!
肚臍不能隨便摳!
肚臍眼,洋氣點說法是“神闕”,文藝點喊它“人類的第一道疤痕”,說人話就是胎兒出生后臍帶脫落而留下的印記。
整個孕期,臍帶就是連接媽媽和寶寶的樞紐,臍帶的一端通過胎盤連著媽媽,另一端連著寶寶的肚子輸送著營養(yǎng)和排出廢物。寶寶出生后,臍帶的使命就完成了,醫(yī)生將它剪斷扎緊然后自然脫落就留下了肚臍眼。
肚臍是與內(nèi)臟距離最近的組織,周圍微血管與神經(jīng)密布,而胃腸分布著大量的迷走神經(jīng),迷走神經(jīng)支配著呼吸、消化兩大系統(tǒng)的大部分器官。當寶寶用手摳肚臍,迷走神經(jīng)受到刺激也會興奮,會引起腸蠕動亢奮或腸痙攣,這種感覺,如同撓胳肢窩會讓我們興奮一樣。
老人說的摳肚臍肚子會痛或引發(fā)拉肚子,就是迷走神經(jīng)被人工干預引發(fā)的后果。
肚臍為什么有泥?
有沒有手欠的盆友扣完肚臍后聞過氣味兒的?
那是一股酸酸臭臭略微惡心的味道。
這是因為肚臍里的細菌會分解營養(yǎng)物質(zhì),這些產(chǎn)物就是形成肚臍特殊氣味兒的源頭。
肚臍處的皮膚很薄,而且肚臍眼大多是凹陷的,平時分泌的汗液、皮脂以及洗澡時流入的水等,如果不注意清理,慢慢的就形成了污垢,黑黑的、硬硬的,堆積在肚臍眼溝壑里的肚臍泥了。因為不易清洗,所以很容易繁殖細菌,從而分解營養(yǎng)物質(zhì),發(fā)出臭味。
肚臍有泥不能摳,怎么辦?
其實可以采取正確清洗的方法。
小嬰兒的臍帶一般在 2~3 周左右脫落,脫落之后肚臍的傷口愈合以后就和別的部位的皮膚一樣完整了,出新生兒期之后就不用額外處理。
所以一般來說,寶寶洗澡的時候順帶洗一下肚臍就行:
如果肚臍眼比較淺,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就順帶輕輕擦一擦就好了。
如果肚臍眼凹陷處堆積了很多皮脂分泌物結(jié)成垢,很難輕輕擦下來,可以用棉簽蘸著寶寶的潤膚乳或者其他能溶解油脂的東西,讓臟東西慢慢軟化以后再輕輕帶出來。
最后,小編溫馨小提醒:雖然肚臍眼可以清洗,但也不要像有強迫癥一樣每次都去倒騰它,偶爾洗洗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