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出現(xiàn)分離焦慮癥時,你這樣做就對了!
2018.05.08 3456人閱讀 來源:愛博恩婦產(chǎn)醫(yī)院
身邊有寶媽發(fā)朋友圈說:三個月的寶寶整天要抱著,媽媽只要一放下手,孩子立馬就放聲大哭,這樣的日子啥時候結(jié)束……
相信這一幕寶媽不陌生,生下寶寶后孩子卻總愛媽媽抱,或者纏著媽媽。很多媽媽都感慨,怎么生完孩子感覺還是黏在身上,不同的是以前是懷在肚子里,現(xiàn)在是抱在手上。就連上個廁所,洗個澡,放下一小會,孩子都哭的驚天動地,更不要說每天要外出或者上班了。其實媽媽們知道為什么寶寶這么離不開你嗎?
什么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嬰兒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之一,簡單地說就是嬰幼兒與某個人產(chǎn)生親密的情感聯(lián)系后,又要與之分離時,產(chǎn)生的傷心、痛苦,并借由哭鬧等表示拒絕分離的情緒。從嬰兒3個月起便會有此表現(xiàn),在這個月齡表現(xiàn)也將更為明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分離焦慮說明嬰兒比以往更聰明了,是發(fā)育成長的表現(xiàn)。
分離焦慮的各階段特點
4~6個月:這個階段的嬰兒已經(jīng)能夠區(qū)分熟人和生人了,對熟悉的人會表現(xiàn)出愉快的情緒,而對陌生的面孔則有所抗拒。當與熟人分離時,嬰兒往往有哭鬧、叫喊等表現(xiàn),但程度較輕,當?shù)嘏c其他人熟悉一小段時間后,很快就能夠適應(yīng)。
6~24個月: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正處于分離焦慮最厲害的階段,尤其是在將近2歲的時候,寶寶的依戀關(guān)系十分單一化,他會在熟人圈里尋找跟自己關(guān)系最親近的人,對名陌生人會非常排斥。
2~3歲:寶寶對親人的依戀程度逐漸減輕,能夠容忍與親人短暫的分離。如果事先溝通好,他會明白親人走了還會回來,分離焦慮表現(xiàn)相對較輕。
3歲后: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親人離開現(xiàn)象已經(jīng)有了正確的判斷,很容易溝通,適應(yīng)能力明顯增強,通常不會哭鬧不休。
媽媽該如何處理寶寶的分離焦慮癥
?和孩子分開要有緩沖時間
每次和孩子分開的時候,先提前準備一段緩沖時間,讓寶寶熟悉習(xí)慣幫忙來接手的人,減少孩子的恐懼感。同時不管孩子能不能聽懂,父母也可以告訴寶寶自己要去哪里,多久回來,給寶寶一個安心的微笑或親吻。
?媽媽不要偷偷突然消失
因為怕寶寶哭,很多媽媽總是想著趁寶寶不注意趕快溜走,以為寶寶不會發(fā)現(xiàn),就不會哭鬧,殊不知反正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時刻擔心會失去媽媽。
?給寶寶準備最喜歡的玩具
有些寶寶從小到大會一直抱著同一個玩具睡覺,玩耍,熟悉的東西能給寶寶安全感,在父母要和孩子分開時,這些玩具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定、信任感。
?多接觸他人
媽媽應(yīng)該多帶孩子與他人接觸,并讓孩子與其他親人互動,抱抱或者玩耍,減少對媽媽的依賴。
?在必須離開的時候要堅決的離開
離開時告訴孩子,“媽媽很快就會回來,寶寶不要怕哦!”并且不要拖泥帶水,不要猶豫不決導(dǎo)致孩子一直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