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的那一剎是最幸福的時刻,但最讓媽媽煩惱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產(chǎn)后惡露。
產(chǎn)后惡露是最能直接反映產(chǎn)后媽媽的身體狀況。那什么是惡露?產(chǎn)后多久能排干凈比較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這些事媽媽必須要了解哦。
產(chǎn)婦分娩后,隨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物處蛻膜的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jīng)陰道的排出,稱為惡露。
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xù)4-6周。因其顏色、內容物及時間不同,惡露分為:血性惡露、漿液惡露、白色惡露三種。
含有大量血液,色鮮紅,量多,有時有小血塊。鏡下見多量紅細胞、壞死蛻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惡露持續(xù)3-4日。出血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yōu)闈{液惡露。
因含多量漿液得名,色淡紅。鏡下見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宮腔滲出液、宮頸黏液,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xù)10日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yōu)榘咨珢郝丁?/span>因含有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質黏稠。鏡下見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白色惡露約持續(xù)3周干凈。
惡露排盡,需要一個血色漸變的過程。
我們知道,產(chǎn)后不管是順產(chǎn)還是剖宮產(chǎn),產(chǎn)婦都會排惡露。惡露,就是我們產(chǎn)后,隨著子宮蛻膜特別是胎盤附著物處蛻膜的脫落,陰道排出的一些夾雜著血液、脫膜等組織的排泄物。惡露排盡,需要一個血色漸變的過程:產(chǎn)后3-4天,惡露的顏色多為鮮紅色,并夾雜一些小血塊和脫落組織 ;5-10天內,惡露的顏色會逐漸變?yōu)榈t色,也就是醫(yī)生們說的“漿液惡露”。之后,隨著漿液慢慢變少,惡露的顏色會逐漸泛白,這是惡露即將排盡的前兆。具體需要多久才能排盡,主要還是看寶媽個人的體質和身體恢復情況,以及自身體內惡露的量有多少。說到這里,常常有媽媽表示疑惑——不知道自己來的是惡露還是月經(jīng)。其實很好區(qū)分,惡露期的顏色會越變越淺,而月經(jīng)快結束時的顏色卻是深紅/深褐/黑色。至于惡露多久排干凈比較好?正常的標準,是產(chǎn)后4-6周,也就是42天之內。當然,這個時間點也沒有那么苛刻,主要還是看寶媽具體的身體恢復情況。若寶媽身體沒有不適,惡露逐漸減少,之后也沒有增多,下體也無惡臭異味,也屬正常。在此正常情況下,若時間稍作延長,就是最晚兩個月內。在這個時間段內惡露排盡,就說明寶媽身體恢復得好。
產(chǎn)后媽媽身體虛弱,沒有休息好或護理不當,都可能導致宮腔感染、宮縮欠佳,從而引發(fā)惡露異常,所以,產(chǎn)后要照顧好自己。
母乳喂養(yǎng)可以幫助子宮收縮,有利于惡露的排出。還記得母乳時宮縮痛的滋味不?雖然疼,其實這對惡露排出很有幫助!
2、及時排尿
及時排空膀胱有助于緩解宮縮,有助于減少疼痛和出血,如果有尿路感染的典型癥狀,如排尿灼熱或持續(xù)想排尿,要及時就診看醫(yī)生。
3、注意陰道衛(wèi)生
跟大姨媽比,惡露時間還是挺長的。平時勤換衛(wèi)生巾和內褲,每天用溫水清潔會陰,也可以用1:5000高錳酸鉀液。洗澡別用盆浴,都能減少感染的發(fā)生。
4、適當?shù)倪\動
產(chǎn)后多休息不等于完全不動。適當下床活動活動,做些伸展四肢的運動等,有利于子宮恢復,也有助于幫助氣血運行,也能夠幫助體內的惡露盡快的排出。
5、加強營養(yǎng)補充
產(chǎn)后多吃些清淡有營養(yǎng)的食物,比如說雞蛋、小米粥、豆制品、軟面等,避免過早吃人參等大補食物,對惡露排出有利。
產(chǎn)后應加強營養(yǎng)的補充,飲食保持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油膩的食物,可以適當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6、禁止同房
分娩后子宮內膜修復的42天內應該避免性生活,因為產(chǎn)后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損傷,這段時間內子宮頸仍然非常脆弱,過早同房容易造成宮內感染,等惡露期結束、身體恢復后再同房。
產(chǎn)后惡露期是每位分娩完的媽媽都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新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哦,只要在生活上多加注意就可以了,至于惡露多久排凈,這個由媽媽的個人體質決定,但只要出現(xiàn)正常的顏色就算是正常排凈。